澳科研机构:未密封的雨水箱可能助长登革热等疾病传播
2019-05-05 新华网
“在野外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新真菌资源和新物种,采集到一些很难碰到的标本,是我最大的乐趣。”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崔宝凯是一位“80后”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需要经常去野外采集标本。“野外条件一般很艰苦,有时候甚至很危险,比如偶尔会遇到泥石流、山体塌方等。”崔宝凯说,“但每一次出发都令我兴奋,因为这意味着我可能会在密林深处找到那些潜藏的珍稀真菌资源,这是我保持科研动力的源泉。”那么,研究真菌有何意义?一起来听他的分享。
新华网:真菌种类复杂多样,请问如何进行分类?
崔宝凯:真菌主要通过其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繁殖方式、DNA序列、基因组信息等进行分类,特别是繁殖过程中孢子的性状在真菌分类中非常重要。
真菌的分类体系一直在变化,过去主要分为担子菌门、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半知菌类等,目前比较认可的分类体系主要将真菌分为隐真菌门、微孢子虫门、芽枝霉门、壶菌门、毛霉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等。
新华网:真菌群落有何特征?生殖方式是怎样的?
崔宝凯:真菌群落特征多种多样,各种生态环境(包括一些极端环境)和微环境都有真菌的生长,包括腐生、寄生、共生等。
真菌的生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细胞的配合便能产生新的个体,包括裂殖、芽殖,以及不经过性结合产生的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等无性孢子;有性生殖是指通过配子的融合和减数分裂产生有性孢子,有性孢子主要包括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等。
新华网:药用真菌是指哪一类特定真菌?它们有什么特点?
崔宝凯:药用真菌通常是指具有药用价值、能够形成子实体的大型真菌,主要是担子菌和子囊菌。
常见的大型药用真菌主要有灵芝、云芝、马勃、虫草、炭角菌、槐耳、猪苓、桑黄、茯苓、蝉花、猴头等。药用真菌一般可以产生多糖、肽类、甾醇、萜类、生物碱、苷类、酚类等具有药理活性或对人体疾病有抑制或治疗作用的物质。例如灵芝中含有多糖,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和护肝等作用;桑黄,也具有一定抗肿瘤效果。
新华网:目前我国野外真菌资源生存面临着哪些困难?在开发和保护野外真菌资源方面您有何建议?
崔宝凯:由于受人为干扰、栖息地改变、全球变暖、过度开发等影响,野外有很多真菌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威胁,目前有一部分真菌已被列为“濒危”种或“易危”种。
真菌的多样性与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真菌生存的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才能更好地保护真菌资源;避免过度开发,特别是避免过度采集,能更好地利用真菌资源。此外,我觉得,应该加强真菌多样性的保育工作,主要方式包括以保护真菌栖息地的生态环境为主的就地保育,设立相关的保护区;还有就是以菌种保藏、人工栽培为主的迁地保育。
新华网:研究真菌有何意义?
崔宝凯:真菌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医疗卫生、生物技术、生态系统等很多领域中都具有重要价值。
以我研究的大型真菌为例,在生态系统中,菌根菌可以与植物形成菌根,共生互利;腐生菌可以降解倒腐木、有机质等,维持生态平衡。食药用菌可以作为人类食物,也可以用于药品生产。有些能产生漆酶、纤维素酶的真菌,可用于工业生产。此外,有些真菌会引起林木病害,还有一些毒蘑菇,误食后会引起食物中毒甚至死亡。所以,只有深入研究真菌,才能有效利用和保护真菌,以防治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或危害。真菌是一个丰富的自然宝库,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还有大量的真菌资源有待于发现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