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教育科技在线 >> 正文
 
教育科技在线
面对人口“杀手”传染病,我们如何有效防治?
日期:2020-07-13 15:04:02  发布人:科研外事中心   浏览量:


面对人口“杀手”传染病,我们如何有效防治?

来源:光明网2020-07-13 

人类在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经历过无数的磨难,其中,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就从未停止过。传染病一直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而且,以后我们与传染病这个“头号杀手”的斗争仍然会持续存在。

  2400年前的一场瘟疫几乎摧毁了整个雅典,这场瘟疫导致将近过半的古希腊人惨死;公元1345年席卷整个欧洲,被称为“黑死病”的鼠疫,短时间内便夺走了欧洲5000万人的性命,死亡人数占到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二;16~18世纪,欧洲每年死于天花的人都能达到50万,亚洲则可达到80万,18世纪欧洲天花大流行,有人估计全球有1.5亿人死在了它的手上;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直接加速了一战的结束;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短短半年时间造成1000多万人感染,50多万人死亡……通过以上数据,足可见传染病对于人类的危害之深。

  传染病是什么?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分类有哪些?

  根据危害程度,《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三类:

  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

  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需要了解的是,今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也被纳入到新的传染病管控项目,而且作为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控。

  传播途径有哪些?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呼吸道传播,指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如麻疹、白喉、SARS等。

  消化道传播,指通过水、食物等传播,如伤寒、痢疾等。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指通过手、用具、环境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可传播消化道传染病如痢疾,也可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如新冠肺炎。

  虫媒传播,见于以吸血节肢动物如蚊子、跳蚤、白蛉、恙虫等为中间宿主的传染病如疟疾、斑疹伤寒等。

  血液、体液、血制品传播,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能一个喷嚏、一次握手就能被传染,而传染病也因易传染、难根治而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如何有效防控?

  传染病要大范围传播需要有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动物或环境。但是因为传染病传播范围广,有些传染病的起因未知,有些病原体本身容易变异,临床表现与常见疾病难以辨别等原因,所以即便是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也很难定位到每一个传染源,所以控制传染源颇为困难。

  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的最重要的方法,比如小到个人居家隔离,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戴口罩,勤洗手,讲卫生等,大至各地封城、封国等。

  易感人群便是大众了。保护易感染人群也是控制传染的重要方法,比如通过注射疫苗,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就能够很好地抵御传染病的侵袭。

  只要我们能够及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

  个人如何做好防护工作?

  勤洗手;

  出门戴口罩;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若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及时就医。

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光明网科普事业部联合发布

 

[ 责编:张蕃 ]

核发:光明网2020-07-13 点击数:收藏本页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