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即在“艺”中
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并在价值观念层引起了一场变革,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核心。因此德国哲学家E·希照默把技术的本质归结为人类精神的创造活动。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学,如果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没有启发学生领悟其人文内涵,以涵养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整体素质,就不能算是成功的。用练武术来打比方,知识、技能,只是一招一式;蕴含其中的人文素养,才是内功。“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人文素养之内功,才是专业教学的神髓。
高职教育,就是既要传“艺”,也要传“神”。而目前的高职院校,多从专业教育之外寻求对精神的补强。其实高职教育人文精神并不在专业之外,而恰恰就在专业之中。我们的职业情感、职业伦理等等,所构成的职业人文,就是职业教育要培养、传达的“神”。
“神”常在则“艺”恒新
职业技术教育的“神”是什么?各个专业有各个专业的特点,但各个专业也有共通之处,这就是广义技术精神。
技术精神是由技术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技术行为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主要包括探索技术原理的求真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务实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追求效益的功利精神、注重伦理的理性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它作为一种内化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中的进步理念,与伦理精神、科学精神一样,是与时俱进地提升人们思想品质和境界的不可或缺的精神给养。
冯骥才短篇小说《神鞭》就很好地说明了“艺”与“神”的关系。小说主人公傻二的祖上原先会一种问心拳,是传自佛门的家传绝技。清军入关后,傻二的祖上潜心变革,又创出独一无二的辫子功。谁知傻二的辫子被洋人的枪子儿不费吹灰之力便打断了。傻二于是毅然割了辫,再次变革了祖传功夫,改用洋枪,成了神枪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辫子没了,神还在”。
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会碰到很多在学校没有教过的新技艺,而只要领悟了技艺中蕴涵的神髓,就会像小说中的傻二一样,顺利接受新技艺甚至自创新技艺。
“传神者”需有大匠气象
要传职业教育之“神”,必然要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不但要懂技术,还应该懂一点科技哲学,对技术、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和技术文化、技术思维、技术精神要有哲学关注,还应该身体力行,就像中国传统儒者追求圣贤气象一样,高职的专业老师要有大匠的气象,做有思想的能工巧匠,这样才能在专业教学中如春风风人春雨雨人,不知不觉地给学生熏陶职业人文和技术精神。
这种专业老师有在专业教学中启发学生领悟职业人文之美的意识和能力。如由技入道的庖丁解牛,其职业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审美观照和享受。庖丁解牛的成就感就体现在他的“踌躇满志”,而他的自由感体现在“游刃有余”。庖丁把他这种很平凡,甚至很低贱的职业劳动(孟子有云:“君子远庖厨”)变成了一种自由劳动,成为了一种艺术,一种美的创造,一种哲学,所以庖丁就进入了化境,进入了人生的自由王国。
高职教师作为先进技术文化的传播者,不仅要把他们发明、传承、改进的技术教给学生,更要把他们的创造精神、自由精神灌注进学生的心田,激发学生的职业情感,引领学生开始向人生化境起步。
“传神”还得接地气
高职教育要成功,要“传神”,就不仅要从职业技术的人文内涵入手,还应与院校所在地域的文化相衔接,要接地气。
笔者所在的苏州市,由于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良工匠作的地域传统,为苏州的职业人文和技术素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明清时期,苏州的手工制造业以所谓“苏工、苏作、苏式”支撑着“苏意”,创造并引领着大中华文化圈的时尚风习。著名明代文人袁宏道为此作《时尚》一篇,介绍苏州一带的著名工匠,以及他们所制作的器物如何风行全国的过程,充分说明了苏州先民富于创造、创意。
今天,高职教育要传艺传神,应该借鉴地域传统,这不仅接地气,也应天时。我们培养当代能工巧匠,不能自甘于全球化产业链的下游,所以必须发挥现代化的后发优势,用产业的升级换代寻求更高的产品附加值,也就是用“中国创造”取代“中国制造”。这是我们高职教育的应然目标与模式定位,更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必须培养创造精神的新要求、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