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许昌市委办公室主办的《许昌信息》专刊发了我院题为《优化产教融合,加大人才培育,谱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工作信息,对我校近年工作予以高度肯定。
6月5日,党委书记彭占亭在《许昌信息》(第29期)上做出了批示“党委办公室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在《许昌信息》专刊反映学院工作动态,提升了电气学院社会公众形象,值得表扬!请全院各系、部和处、室围绕学院高质量发展主动担责,有所作为,推动学院工作上台阶!”
现予以转发。
全文如下:
优化产教融合 加大人才培育
谱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bat365在线官网登录抢抓我市构建职业教育发展“三三模式”机遇,紧扣智能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产业,构建以电气自动化技术省级“双高”专业群建设为引领,以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等高水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布局,先后荣获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等称号。
一、从“招生难”到“入学难”,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围绕改善办学条件,学院加快推动基础设施改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全日制在校生突破1.9万人,成人在校生稳定在5000人左右。一是硬件设施明显改善。学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启动实训场地升级改造工程,打造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集训基地2个、新能源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等省级实训基地3个,建成了世界技能大赛培训选拔基地、工程训练中心、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实训中心、“1+X”证书智能考核管控中心等28个实训中心,实训车间达5.9万平方米。二是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学院以职业教育信息化和丰富数字资源为基础,推进大数据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校园网万兆主干出口带宽扩至7.3G,完成“一网通办”校园移动门户“i许电”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学院入选第一批河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成功申报河南省“5G+智慧教育”创新应用试点项目。三是校企合作有力有效。学院以校企合作为抓手,以打造“产业学院”为依托,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牵头组建了河南省智慧新能源技工教育集团、河南省智能输配电职业教育集团,建成校外实训基地200余个,学生就业率达96.35%,获批河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示范点立项建设单位。
二、从“管理难”到“和谐校”,办学水平持续提高
近年来,学院强化内部管理,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呈现出蹄疾步稳的良好发展态势。一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学院围绕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三个着力点,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分设8个党总支和31个党支部,同时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4个基层党组织获评市级以上先进党组织;立足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建立健全干部队伍建设制度体系,去年以来先后提拔副县级干部19名、正科级干部42名、副科级干部49名,形成合理的干部队伍成长梯队。二是教师队伍热情高涨。学院以解决教师切身问题为重点,深入推进人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学院教代会先后讨论通过了《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核推荐办法》,持续深化职称改革,提高职称评审质量,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三是学工品牌特色鲜明。学院积极构建有亮点、有活力、有影响的学生工作体系,培育“爱生学工”特色品牌,开展“青马工程”培训班,学生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抗洪救灾近1300余人次,志愿服务10万余人次;在省教育厅组织的“二十岁遇上二十大”系列短视频活动中,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被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四是文明创建成果丰硕。学院将文明校园创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牢牢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以思想道德、领导班子、教师队伍、校园文化、校园环境、阵地建设“六个好”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师生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2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三、从“看规模”到“重质量”,办学优势日益突出
学院紧扣我市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纵深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快优化发展类型定位,以学院第一次党代会为契机,认真谋划未来五年发展方向,努力为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城乡建设高水平、人民群众高素质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一是教学改革初见成效。学院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自主开发集“教、学、研”功能于一体的教育教学平台,强化信息化教学培训全覆盖,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方案,推广翻转课堂,推动课堂革命,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校园;立项建设省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道德讲堂之德馨堂》等6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二是技能大赛屡获佳绩。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建立“学校—市域—省内—国家—世赛”五级技能大赛培训、竞赛模式,将大赛融入教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创造活力;学院学生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28项、省级奖项150余项,特别是汪一帆等3名学生在全国第一届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后,先后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招录,实现了技能人才高薪就业。三是社会服务不断加强。学院紧紧围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部署,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建有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培训选拔基地、工程训练中心等29个;累计面向退役军人、大学生、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等群体开展技能提升培训2万人次,组织各类鉴定(评价)9800余人。